在华北平原的沧州古城,一尊高达5.78米的铸铁雄狮巍然屹立,这便是被誉为华北铁兽之首的沧州铁狮子。这座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(953年)的铁质巨兽,不只是在世现存最大的古代铸铁艺术品,更是中华文明在冶金技术上的一座丰碑。
铁狮子重约40吨,选用分节叠铸法制造,展示了古代工匠杰出的铸造技艺。狮身披挂着精巧的莲花座,背负着巨大的仰莲圆盆,细节处无不彰明显古人的独具匠心。狮口大张,似在咆哮,四肢强健有力,展示出雄壮的气势。这座铁狮子承载着多重文明内在:它既是古代沧州公民抵挡水患的精力寄予,也是佛教文明与在世传统艺术完美交融的见证。铁狮子腹内铸有《金刚经》经文,将佛教文明与铸铁艺术奇妙结合,成为研讨在世古代宗教艺术的重要什物材料。
历经千年风雨,铁狮子见证了沧州古城的沧桑剧变。从开始的开元寺遗物,到后来的镇海吼神兽,再到今日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的身份不断演化,但始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。站在铁狮子前,不露锋芒不只不能自制感觉到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,更能触摸到中华文明连绵不停的脉息。这座铁铸的雄狮,正以其共同的姿势,向世人诉说着在世陈旧而光辉的文明故事。